刚进入社会时,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懂职场江湖,也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单纯地执行,而在社会打拼三五年后,你踩过的坑,碰过的壁,会让你深刻体会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两个字。有些道理,你早点明白,早点获得成长。

能力比人脉重要千百倍


(资料图)

认识的人多不等于“资源”多。想起6年前,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偶然接触到两个厉害人物,我们非常投缘,畅谈一路,他们也给了我很多重要的人生建议,分别的时候,互相留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QQ,微信。后来在朋友圈,我们也成了点赞之交,互动比较频繁。

有一次我遇到了困难,想起两位老师,我诚恳地向二位求助,两位老师都以很忙为理由拒绝了。或许老师真的忙,毕竟牛人的时间都很宝贵,错就错在我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仅仅认识,但资源并不对等的人身上。

两位老师是通过我才相互认识的,但是很明显,他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可能性更大,我只是起到中间连接作用而已。

很多社交并没用,看似你们的联系很紧密,其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并不会得到更多。人情很玄妙,你们还没很熟悉的时候,人家不会无偿帮助你,因为以你现在的能力,根本还不起。

只有资源相当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认识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圈子只会越来越小。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所以,在职场上,认识再多的人,不如踏踏实实提升你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有更多的资源向你靠拢,能力比人脉重要千百倍。

掌握一门技能,培养特长

现在比较流行“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指的是这样一个人群:他们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

如何诠释“斜杠青年”,比如,你工作时间是一位IDC行业的程序猿,休息的时候就变成了笔耕不辍的作家,周末又在健身房,担任教练,拥有“程序猿/作家/健身教练”的多重身份就是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对未来风险的预防。无论他所从事的行业将来如何变化,他都要保证自己有生存的能力。斜杠青年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

现在的工作已然不是一个工作可以干一生了,如果你从22岁左右进入单位,35岁左右开始当老油条,45岁就坐等退休,这样的工作态度只能混吃等死。尤其90后,我们的工作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更迭变换。

如今给国家打工的公务员、老师、医生等职业位人群都处处有竞争,存在着职场危机:公务员每月有考核,老师每学期都要更新题库和教材,医生也必须一直有科研成果才能升职称,再也不是等待自然退休就可以的了。

所以,别在舒适区待太久,不然会被“反噬”。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要全方位突破会很难,跃升上一个层次,更加不容易。但至少,在某一项专业领域有自己的特长。

我们的斜杠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精准,专业。否则,你将会慢慢失去职场竞争力。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要保持随时离开单位的能力。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趁我们还年轻,多学一点,跟上时代脚步。有时候,我们被时代抛弃,不是因为对手,而是因为的自己惰性和无知。

不管收入多少,适当积蓄

我身边很多朋友,工作几年,别说车贷房贷,连房租都还付不起。一点积蓄没有,沦为信用卡,花呗的奴隶。

花钱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名品包包,大牌妆品,品牌时装,一样不少,就是兜里没钱。

是,最求有品质的生活并没有错,但是,最起码,你的现状要与之匹配。你背着LV去挤公交,别人也会以为是个A货。

朋友常常抱怨工作太累,老板太抠,说了一年半载,也没有勇气辞职。原因只有一个,月光族,辞职就断了收入来源,连一个月都过不下去。

工作以后,我们就要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负责了。

没有钱的时候,钱就要用在刀刃上,花在该花的地方。人情礼钱不能少,孝敬父母不能省,提升自己不要省……对自己不必要的花销,稍微克制一点,不要多,就算每个月存工资的10%,最起码必要的时候,也不会手心朝上。

适当地存点积蓄,你会有辞职的底气,也有对抗风险的能力。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你的一点点积蓄,未来有一天,你可能会用它来应急,而不是在危急时刻,翻遍了通讯录,也找不到借你钱的人。

到那个时候,你不要再感慨人性的凉薄,你应该扇自己几个耳光,问问自己,挣的钱都用来干什么了?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有人呼风唤雨的风光表面背后,必定得付出别人所不知道的艰辛。这个其实是很公平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如果你愿意改变,或许下次收获别人羡慕眼光的,就会是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