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资料图)

随着全球逐渐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也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等,为探索养老金融业务指明了方向。

近日,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运用心理账户理论来指导建立全生命周期全资产的广义养老储备,是值得实践尝试的方式。目前,心理账户理论在中国养老金融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用,未来有望积极助推我国养老金融的商业探索。

将财富划归到不同账户管理

“心理账户”理论逐渐兴起

王洪栋表示,与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可以相互替代不同,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应着不同的记账方式和运算决策规则,即不同账户的收入不能相互填补且消费倾向和投资态度不同,使得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常常偏离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

他认为,心理账户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如《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有言:“人家积谷本防饥”,意为丰收之年要囤积部分粮食,有备无患防止饥荒之时,这可能是最早期的跨周期规划思想的体现。

此外,心理账户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无所不在,例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嫁妆钱、教育金轻易不会用于日常开支;一捧几百元的鲜花,很多人不会买给自己,但如果作为礼物送给爱人,或许会毫不犹豫付款;网购时300元衣服可以买,但6元运费会打消支付的念头等。

尽管心理账户现象早有来历,并且在人类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但是心理账户理论被主流经济学接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流经济学假设人们都是理性人,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人其实是以非理性的方式行事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心理账户理论逐渐兴起,为解释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ichard H.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认为沉没成本之所以会影响消费者决策,除了前景理论以外,在消费者内心中还存在一个“心理账户”。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心理账户理论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与理论体系,并多次被验证其在其他相关领域的现实意义,成为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有利于实现资金专款专用

心理账户理论对财富管理有现实意义

在王洪栋看来,心理账户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有限理性假说”和“人们的实际行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有限理性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一理论对财富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为中信银行财富管理团队的高雪莲分析,首先,心理账户有助于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很多人制定了减肥计划,可美食当前,人们又会告诉自己吃完这顿再说。由此可见,人们很难做到为了长远收益而抗拒眼前的小诱惑。因此,当人们面临“现在消费”还是“推迟到未来消费(相当于储蓄)”这样的决策问题时,可以设置不同种类的心理账户进行内控制,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放弃即时享受,选择延迟到未来消费。

其次,心理账户有利于实现资金专款专用。人们在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富时,将钱与钱区别对待可能会有好处。比方说为“子女教育计划”或“家庭养老计划”指定一个特定的账户,然后定期定额将钱存入事先设定的账户中,利用特殊的心理账户效应帮助人们始终盯住每项财务目标,提高投资理财的纪律性,进而来实现重要个人目标。

最后,心理账户在财富管理领域也早有应用,银行业在做家庭资产配置时使用的标普四象限或“四笔钱”是其具体体现。据王洪栋介绍,中信银行财富管理“四笔钱”是指把家庭资产分成现金、储蓄、保障和投资四个账户,分别对应日常开支“要花的钱”,安全稳健“保本的钱”,突发状况“保命的钱”,和长期增值“生钱的钱”。这四笔钱目标不同,资金的投资渠道、风险偏好、消费倾向也各不相同。

事实上,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中央明确要求,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王洪栋对此认为,我国逐步建立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心理账户理念,即居民和企业每月从工资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养老基金,不到退休不能支取,从而将工资收入账户的部分财富转移到养老账户上,增加退休收入来源,保障未来养老需求。

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养老金融商业实践

推出“幸福+”个人养老账本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8.21岁,预计2050年会达到84岁,意味着60岁以后的平均余寿将延长到25年,一些富裕地区和身体健康群体甚至会更长一些。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团队的另一成员赵骞对此表示,长寿时代呼唤更广泛的个人养老储备。目前很多居民家庭通过投资房产、贵金属字画等另类投资品、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多型态资产储备来实现更全面的养老安排。鉴于此,就需要一个覆盖更广泛、服务更全面、投资更多元的“养老账本”,将它与居民的广义养老储备“心理账户”形成映射关系。

赵骞建议,一方面,在个人养老金融的商业实践中,财富管理机构在帮助居民建立养老心理账户时,可以通过功能设计让使用者认识到这是“将当期财富推迟到未来消费”的养老专用账本,是保障退休生活品质不降低的必要之举,并且认同这样的财务安排应尽早启动。

另一方面,将养老储备心理账户映射到具象化工具上,让用户看得见。例如,在个人养老金融实践中,用数字、图表、视频等直观呈现退休后可领取的金额、支出缺口和养老总资产等,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咨询服务、投顾服务、产品服务、康养服务等全景式账户管理,提高居民进行养老规划的可执行性和可跟踪性。

据悉,中信银行基于全生命周期需求洞察,依托对心理账户理论的深入研究,在个人养老金融业务上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实践:一是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的方法论,该体系覆盖“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人生三个重要阶段,且涵盖资产负债表两端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二是强调全生命周期全资产负债视角,年轻时保持收支平衡、养成攒钱习惯,才能更好地累积出养老的“第一桶金”;三是首家推出“幸福+”个人养老账本。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银行依托心理账户理论,已于2022年5月正式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了个人养老资产的统一展现和集中管理。“幸福+”养老账本让人们对自己的养老资产一目了然,例如已经攒了多少、退休后能固定领取多少,缺口还剩多少、如何通过投资实现目标等,建立了“心理账户”与“有形账户”的映射关系,对居民养老储备发挥了“助推”作用。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末,中信银行“幸福+”养老账本用户已突破260万,成为中信银行积极应对老龄化,为居民提供长寿时代下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之一。

“中信银行在个人养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商业实践表明,行为经济学不是黑板上的经济学,而是实用性很强的经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内涵丰富、前景广阔,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在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实践中应用逐渐增多,未来会有更丰富的成果。”王洪栋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