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核心阅读
截至9月底,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8亿件,我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快递业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
【资料图】
自今年3月起,我国快递业单月业务量均达百亿件,其中,二、三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使命更加艰巨。当前,我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成效如何?下一步,快递业如何更好逐“绿”而行?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临近“双11”,西藏日喀则包裹寄递频繁。在中通快递网点,每个门店都多了个回收箱,不少拆开的快递包装盒整齐摆放其中。
“最初,我们会建议客户当场拆包放入回收箱,后来,大家逐渐习惯了这种取件方式。”中通快递日喀则网点负责人左晓锋介绍,目前区域内22个末端网点都用上了回收箱,回收来的快递箱基本完好如初,二次利用率高。
身份加密、扫码开袋……今年9月,韵达快递首次推出一款可循环智能文件袋。“这款文件袋不仅防水、防火、防脏污,还可重复使用多次,无需使用胶带粘贴,节省耗材更环保。”韵达快递常务副总裁周柏根说,目前这种文件袋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应用。
成千上万的快件包裹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快递包装,循环化利用成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的关键一招。“从材质看,快递废弃包装分为纸类、塑料类两种,其中,封套、包装箱等纸质类包装废弃物,通过社会化回收、网点回收、驿站回收等方式,90%以上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林虎表示。
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底,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8亿件,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达12.7万个,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6亿个。
包装绿色化,既要可循环,也要做“减法”。今年5月,国家邮政局组织全国性派件包装大抽查数据测算。数据显示,邮件快件包装物标准率超过75%,尤其在减量化方面成效明显。订单方面,全行业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包装方面,包装箱瓦楞纸5层减为3层,减量达40%;胶带宽度60毫米减至45毫米以下,减量达25%。材料使用上,重金属和溶剂残留超标包装得到有效遏制。林虎介绍,截至9月底,共有132家企业获得158张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融入快递业发展全过程
统筹推进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包装绿色治理只是其中之一。“当前,行业生态环保工作已由快递包装绿色治理转向以‘双碳’工作为导向全面绿色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林虎说。
看基础设施建设,屋顶光伏不断涌现。今年以来,主要快递企业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中转效率的同时,推动物流园区绿色转型。截至目前,顺丰在浙江义乌、安徽合肥、福建泉州等12个物流园区内建设光伏发电站,今年前9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500万千瓦时,减排超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京东完成23座“亚洲一号”园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达132.5兆瓦。
看运输设备投入,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更普及。《中国快递行业的碳排放》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快递业运输环节碳排放3491万吨,占比62.7%。推动快递业减碳,需要运输环节深度减排。今年2月,国家邮政局等8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到2025年,邮政快递等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力争达80%。“目前,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已普遍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通过加大投入规模、加强用能监控、优化运输线路等多种举措,持续推进运输方式转型升级。”林虎说。
看低碳技术创新,新型智能设备加快推广。京东物流在多座城市常态化运营智能快递车,顺丰无人机实现同城即时物流……近年来,主要快递企业创新末端投递方式,加快推广应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能信包箱等新型智能设施设备,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统筹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仍须久久为功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快递绿色发展在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不足。”林虎说,一是上下游协同、全链条治理机制仍未建立,二是中央与地方齐抓共管的局面仍未形成,三是与行业发展相配套的碳排放核算体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以快递包装绿色治理为例,目前可循环快递包装正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但相比不断增加的快递业务量,可循环包装的使用占比整体较少。“包装成本高和末端回收难是主要原因。”业内专家分析,以可循环包装箱为例,采购成本是同规格纸箱的15至20倍,叠加回收、清洗、损耗、调拨等运营成本,相较普通纸箱,平均单次使用成本大为增加。同时,部分消费者尚未建立使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消费习惯,对可循环包装回收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较为普遍,难以形成规模化使用和回收。
林虎表示,下一步将从强化全过程支持、推进全链条治理、加强多环节监管三方面统筹推进快递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