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4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举办期间,“阅读川菜品味非遗”系列活动第四期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活动聚焦2016年出版的《四川省志·川菜志》,邀请简奎光、彭子渝、向东、杜莉四位作者,回顾、讲述这部用十年时间成就的四川首部川菜志书,向川菜非遗致敬。

“阅读川菜 品味非遗”系列活动第四期14日在成都举行。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川菜志》7大部分写作框架形成:第一篇章川菜特色原料及名菜点由李新撰写;第二篇川菜市场和行业活动交流由彭子渝撰写;第三篇川菜行业管理由向东撰写;第四篇川菜名店由简奎光撰写;第五篇名厨由刘万均撰写;第六篇人才培养由马亦强撰写;第七篇川菜文化由杜莉撰写;李新、杜莉统稿。

2007年起,7位撰稿人启动了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的路。彭子渝写市场篇,缺少文献和资料,他就发挥自己在行业内时间久、认识川菜老师傅多的优势,用大半年时间走访、收集。有趣的是,他写作的农家乐乡土川菜部分被“打了回来”,因为写得过于“散文化”。当时众人都没写过志书,边摸索边调整,不史学化不文学化不做评论,“只老老实实介绍现实状况,为后人留下史实”,严谨、务实的写作风格也让他们对写志越来越生起敬畏心。

简奎光撰写川菜名店,他回忆说:“当时挨着约了各门店的主理人,可是采访过程中,有的厨师没等到我上门,就已经去世了。”他至今都感到遗憾。向东当年还没使用电脑写稿,所写手稿足有两尺多高,写好后交给打印店录入再打印出来,十分辛苦。

编算志书报酬几何?杜莉、向东、彭子渝、简奎光都讲到,除了在写书前领过一笔不算多的补贴,成书后每人领到了两本《川菜志》作为纪念。“还是特别高兴,历经十年艰辛,六易其稿,终于出版了。”

2016年,当看到大气、庄重的志书封面时,彭子渝几欲泪下。陈廷湘也说,在评审阶段时,看到写作者打破“横排门类纵述史实”惯例,采用“大门类套小门类”方式,《川菜志》内容详实、条目清晰、富于创新,“由衷地为写作组高兴,写成功了,不容易!”

四川历史学会川菜口述历史专委会秘书长李作民在主持中发问,现在回过头看当年编纂的志书,有什么体会?向东认为,当年写志时将川菜流派分为大河帮、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自内帮等,是从码头文化对川菜的影响角度来划分的,因为食材的丰富、新鲜需要交通保障。如今,交通因素对餐饮的影响早已可以忽略不计,“早晨出海捕捞的海鲜,下午就可运到成都”,因此宜使用新的流派划分标准。

向东建议,川菜当下可划分为五个流派——以成都和川西坝子为主体的川西流派,以重庆、达州为主体的川东流派,以宜宾、泸州为主体的川南流派,以德阳、绵阳、广元为主体的川北流派,以及自贡及沱江流域为主体的盐帮流派。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赵红川是这场读书会的倡议者。他说,今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成都从2007年起举办非遗节已至第八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了《成都宣言》《成都倡议》等,经历了使命自觉、工作自觉、理论自觉三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本届非遗节,川菜守正创新,首次以非遗加入,活动丰富,力求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川菜。(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