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村里有了人气,发展就有了底气。村庄的盏盏明灯下汇聚着团圆的家庭,远方的游客和满怀梦想的年轻人,灯火中跃动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正值春耕备耕,新农人带着新农具干起了新农活。看看这边的“大块头”,直行、转弯、调头,无人驾驶的拖拉机用“北斗”导航的大脑,指挥着灵活的身躯,在田地里划出了均匀的轨迹。再看那边的“小不点”,播种、施肥、撒药,腾空而起的无人机潇洒掠过,卷起了庄稼地里的千层浪。
2022年,我国带有北斗定位的智能化农机超过90万台,作业效率提高了20%以上。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到16万架,作业面积达到14亿亩次。国产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已有4000多种国产农机,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接地气,粮食安全有底气。
乡村不仅是我们的粮仓,也是文化的富矿。来,在这个苗绣的非遗工坊里帮我挑身衣服吧,这件苗服由上百片绣片组成,价格自然不菲。别说穿着一整套去参加盛会有多风光了,取自其中的些许片段和元素,也能成为国际T台上的时尚单品。 工坊里的绣娘越来越多,指尖上的经济也越来越旺。在各地建设的2500多家非遗工坊中,有1400多家位于脱贫地区,覆盖了450多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文化宝藏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我在这看风景,推开窗我也成了对岸的风景。
夜幕下的西江千户苗寨灯火通明,山、水、楼、桥交相辉映。入夜后,山村的喧嚣才刚刚开始,看一场美丽西江的晚会、品一顿长桌宴、逛一逛老街古巷,乡村旅游不再是单调的采摘和农家乐,住上一晚,来一场夜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附近,就有超过500家酒店和客栈,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拥山水入怀、枕星河入眠,山坡上的灯照亮这里的团圆,也成就了异乡人的诗和远方。 2022年,我国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稳定,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今天的乡村,不再只有山林、溪谷寂静的回响,农家小院的盏盏明灯,见证着巨变的山乡,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闪烁的灯火依然通明,照亮每一个奋斗不休的身影。让我们一起循着光,去感受中国经济蓬勃的信心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