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继续暑期探馆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里、明长城1200多公里,有“长城露天博物馆”之称,其中,“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雄关。下面我们要探访的是嘉峪关脚下,以长城历史文化为陈列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探馆之前,总台记者先带您去关城逛一逛。
总台记者 王妍:走在嘉峪关关城的门洞里,已经存在600多年的条石上,这条清晰的车辙印带我们走入历史时光。根据记载,古时每天这里的通关时间自辰时至酉时,足有12个小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而现在,每天超2.2万人次的游客在此穿行,站在这里,我们又仿佛看到了昔日古丝绸之路上繁荣场景。
嘉峪关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大型关口,更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嘉峪关关城景区讲解员 马雪:它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内城、外城、瓮城、罗城,还有城壕,城门一共有7道,可以说是“重关重城”。像咱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属于嘉峪关关城防御体系当中的瓮城。您可以看一下,像我们的会极门和柔远门之间它是有一个拐角的,也正是因为这处巧妙的拐角的设计,才可以将敌军牢牢地控制在瓮城当中。
今天和我一起走一走上城的马道,可以看到,这个斜坡的设计既方便了守城士兵用手推车去运送军用物资,同时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将军的战马是可以骑上城墙的,在当时来说是没有旁边这段楼梯的。
总台记者 王妍:来到这儿的人,一定会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疑问,那就是嘉峪关为何要选址在此?我们在空中会有一个直观的视角,从这里向南7公里是祁连山,向北8公里就是黑山,关内恰有一湾“九眼泉湖”,可供兵马饮用。真正可以说是绝佳的依山筑防、临水设险之地。
嘉峪关关城景区讲解员 马雪:站在这个地方,大家就可以看到嘉峪关关城从这里向南边一直延伸出去了一道边墙,这一段城墙因为被西边的敌人一眼就可以发现,所以称之为“明墙”,还有一道防线,我们现在看不见,它叫作“暗壁”,从东栅门的烽火台处一直延伸到黑山的半山腰,人无法攀登的地方。那这一段“明墙暗壁”的修建,属于嘉峪关的双重防线,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总台记者 王妍:在嘉峪关关城的西城墙上,我还发现了非常特别的小凹槽,大家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
嘉峪关关城景区讲解员 马雪:这个凹槽叫作灯龛,因为它左右防风,同时又能够在夜晚有效地隐蔽城墙上的蜡烛灯火,不被敌人发现守军力量。但其实在下方还有一个更巧妙的设计,这个叫作射击孔,可以看到它有一个坡度是向下的,一方面它能够让守城士兵调整弓箭和火枪的角度,同时又能保护守城士兵的生命安全。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揭秘边塞生活 感受古人工匠精神
这个暑期,嘉峪关关城旅游持续火爆,截至目前,这里今年的游客接待量已累计突破180万人次。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数千件馆藏文物让我们看到历史上长城更清晰的模样。
总台记者 王妍:2200多件馆藏珍品按照历史脉络在这里依次排开。如果您想要详细了解,还可以在馆里找到小小讲解员,请他们带来免费的义务讲解服务。
嘉峪关市红领巾讲解员 辛宇轩:这个是汉代猪蹄,是守卫边疆士卒们留下来的遗存之物,距今2000余年,是极为难得的长城文物。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它的骨架、脚趾保存都是相对完好的,这是野猪的猪蹄,我们这边气候干燥,所以就不会把它给腐蚀掉。
这件特别的文物是1983年考古队在嘉峪关汉代烽燧遗址勘察时发现,经过测年技术检测被判定为汉代遗存。考古学家猜测,这极有可能是汉代在此戍守的将士打猎野猪改善生活所剩。但为何只剩下一只猪蹄?它的主人是否因出征未还没有来得及享用?则留给我们无限想象。
总台记者 王妍:在这座馆里,除了可以看到非常吸睛的汉猪蹄之外,镇馆之宝“长城工牌”一定不要错过。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胡文平:这件文物是1975年在肃州西长城北段发掘的,“梅起蔡止”这四个字说明这段长城由“梅”这样一个工程队开始修,到“蔡”这个工程队截止。而“梅”这个工段当中,有六个小工段来分别承包300丈长城的修筑,要求在10天之内完成。我们说,万里长城万里长,从中可以看到,长城的修筑有严密的制度保障,而且分工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保证了长城的修筑质量。
总台记者 王妍:真正脚踏实地站在这座长城上,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数百年的修筑历史中,这道雄关凝聚了无数工匠的血汗和智慧。保留下来的这块工牌让李清、梅喜、王元等六名工匠的姓名留在了历史长河中,但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工匠们,留下的是他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建造中都有哪些巧夺天工的小奥秘、好设计?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中,利用声光技术、实物模型等,观众可以获得直观了解。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胡文平:“墙”是我们看到的长城防御的最主要的形式,到了明代以后,这个城墙已经达到了七到八米高。“关”是一种用于指挥军事前沿的分布,它是一个心脏。“烽燧”我们都知道,它是整个长城沿线传递军情的手段。“亭堠”是在边境地区修建的一个观察哨所、一个报警系统。“敌台”,我们说它是储存粮草和弹药的地方,这个“城障”修筑于边塞要冲亦军亦民,可以屯田,也可以防守。
创新科技手段 接力守护长城
万里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它饱经风雨。现在,人们使用并创新科技手段接力守护万里长城,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展柜里,我们可以看到,历代长城的修筑工艺多样,有黄土夯筑、土坯垒砌、红柳夹筑等,但土总是占据主体位置。我国2.1万公里的长城中,70%以上都属于土遗址。这些在野外不可移动的长城,我们是如何保护它们的呢?
在嘉峪关长城段,风速仪、水平测斜仪、裂缝计以及土体压力计等监测设备纷纷启用。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赋能,这里“日常监测—综合预报—提前预警—及时保护”的闭环模式已经建立。
在嘉峪关,不只日常监测从“简单看护”升级到了“科学保护”,修复工作也在快马加鞭。眼下,嘉峪关悬壁长城750米和石关峡段500米长城整体修复工程已经进入尾声。
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所长 彭志文: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体工程量的95%。通过对5种病害的修复,使长城本体更加牢固,使长城更加永续留存。
总台记者 王妍:长城保护还有哪些新路径?驱车350公里,我们从嘉峪关赶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去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去寻找答案。
长城保护无法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只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细致工作的累积。多场耦合实验室的作用,就是打破传统实验中多个无法突破的“壁垒”,加快四季变化,用样本预演数年后文物和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病害。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 张博:通俗易懂地讲,文物表面有风化病害了,我们要去吃什么药,吃什么样的剂量。可以看到它有些劣化得比较厉害,而有些就保存得比较好,说明这个药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优选出最适宜文物保护的一些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