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婧 邱滟茹)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泸州市纳溪区正做好秋收、秋种、秋管,三秋农业生产,冲刺全年生产目标任务。纳溪区18万亩再生稻迎来成熟收获季,今年的产量很是喜人。

丰乐镇农技员马昭英,正在向村民开展田间教学。邱滟茹 摄

“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不错,不管是深脚田还是浅脚田都行,抗病虫能力强,中稻、再生稻产量都好。”天仙镇将军村村民张礼纲对今年纳溪区推广栽种的水稻品种很满意。“国家资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基地也很便民,机耕机种机收帮我们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并免费配送再生稻促芽肥,基地良种统供率达到100%。”


(资料图)

纳溪区天仙镇将军村再生稻迎来收割期。当地农户抢抓农时,收割头茬再生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此外,在合面镇、丰乐镇、新乐镇等多地的再生稻种植现场,均迎来了头茬稻的丰收。

所谓“割了还会长的水稻”,就是再生稻。再生稻是头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收割的一种种植模式。

“我们合面镇种了水稻3.2万余亩,其中再生稻2万余亩。再生稻适应性广、生育期短、成本低、米质好。下一步打算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完善补贴政策,调动农户水稻种植积极性,大力推广再生稻,促进农户增收。”合面镇农技站副站长贺维说。

在新乐镇金凤村,村党支部书记刘美聪同镇农村农业服务站的技术人员走进再生稻田测产,“这科技种田是不一样,不仅头季稻产量收获了1000多斤,再生稻也有400斤左右,尤其是再生稻大米因昼夜温差致米质香糯口感好,每斤要卖5元,比头季稻大米1斤要足足贵2元。”

近年来,作为农业为主的新乐镇,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把特色产业——再生稻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统一购买稻种和技术指导,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有效发展壮大再生稻产业。

近年来,再生稻在纳溪区各地开始进行种植。促农增收成离不开好的政策,更离不开绿色高效的技术手段。

“以往发下去的农技资料,村民普遍反映看不懂、学不会。为推动“民心守护”走实,我们变坐而论道为田间教学,让种粮大户先学先示范,辐射带动全镇再生稻技术的推广应用,经过今年的示范带动,成效显著。”丰乐镇农技员马昭英说。

丰乐镇五里村农民王强立马现身说法:“我就是按照专家们讲的再生稻头季收割操作规程来做的,注意了收割机作业路线、收割宽度、留茬高度,我家田里收割的再生稻再生季达到了500公斤的高产。”

近年来,纳溪区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再生稻高产技术示范项目,免费发放再生稻肥料,建立核心示范片2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再生稻生产,再生稻单产量也大幅提高,部分高产典型田块亩产可达400公斤。目前,在全区再生稻种植面积18.5万亩,比去年增长0.3万亩。预计亩产量150公斤左右,全区总产量2.77万吨左右。(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