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000米,群山巍峨,一所所学校在雪域之上拔地而起;11年,时光漫漫,一批批队伍前赴后继扎根涉藏地区倾情献策;-10℃,寒风刺骨,一箱箱贝母与酪蛋白走出高原甚至迈出国门……

今年,是成都接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奋进之年。2012年以来,成都市20个对口支援区(市)县先后派出7批次共计万余名干部人才对口支援省内涉藏地区,为助力脱贫奔康、接续乡村振兴、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时光转瞬,在这11年中,省内涉藏地区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又与支援队伍有着哪些难忘的故事?


【资料图】

关注教育

建校园组社团强师资

高原正午的阳光洒在学校操场上,一群小女孩身穿运动服,奔跑在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上,而她们也有着响亮的名字——红星女子足球队。这支高原女子足球队的诞生,正是温江区对口帮扶甘孜州色达县11年的缩影。

温江区自2012年对口帮扶色达县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帮扶,聚焦“帮扶先帮学、帮扶必扶智”的理念,建设了色达县红军小学,推进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发展。“色达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加之农牧民散居,孩子入学难。2012年,全县在校学生仅54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50%。

如今,通过2批次工作队持续帮扶,投入6000万元援建的色达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已投用。学校以艺体为特色,探索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高原之路,组建艺体社团,丰富学生课后生活,在艺体活动中感受教育魅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同样,得荣县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最偏远的县城之一,县域内长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落后。

得荣县是青羊区的对口援建地区,。2022年7月,青羊区在得荣县开设“树德实验班”,把四川最一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带上了高原,并助力本地教师专业成长,真正为得荣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拿得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一年办学,得荣“树德实验班”在2023年甘孜州调考中取得全州学校综合排名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其中数学学科以140.46分的平均分居全州第一,已逐步成长为全县家长、学生向往的学校,社会信任的学校。

聚焦产业

酪蛋白产品首次迈出国门

牦牛产业是阿坝州小金县的支柱产业。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如何抓住“牛鼻子”,对牦牛产业进行现代化全产业链开发?

目前,利用村集体闲置圈舍建设牦牛集中育肥大棚,新津区已帮助小金县建成适度规模标准化牦牛养殖场76个,覆盖农户460余户。牦牛产业示范基地6个,通过4-5个月集中标准化养殖,每头增收1000-3000元不等。有效解决牦牛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困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科学养牛致富。

在甘孜州炉霍县高原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酪蛋白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目前我们已拥有日产1.6吨高纯度酪蛋白的生产能力,下半年是牦牛产奶高峰期,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完全不愁销路。”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酪蛋白加工厂厂长格绒信心十足。

自对口支援甘孜州炉霍县以来,锦江区坚持围绕炉霍县域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成效最明显”帮扶目标,精准施策、集中发力,不断巩固提升多年来对口支援工作成效,为炉霍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产业支撑的不竭新动能。

2022年,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全年产值达到2560万元,惠及炉霍及周边农牧民5000户以上,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完成四川省首次酪蛋白产品出口,这也是甘孜牦牛工业产品的第一次出口。不仅如此,2023年企业完成新建一条年产3000吨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总产值可达1.8亿元。

着眼民生

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收入

“这个民宿的落地,在示范带动我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村民收入,有力提振了当地群众建设家乡、发展旅游的信心。”阿坝州九寨沟县上四寨村支书唐铃对村上乡村旅游发展信心满满。

近年来,邛崃市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引领作用,聚力推动“九寨云裳”精品民宿建成落地,带动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通过对本地农户进行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当地务工和技能培训的方式,构建“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让当地农户直接参与乡村旅游,首次签订15年租用协议,实现每户每年4万余元的资产性收入,原房主、附近农户还可在酒店务工,参与项目运营的群众年增收5-10万元。

甘孜州巴塘县“桃源地坞”异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是双流、巴塘共同打造的异地搬迁项目,面积229.23亩,共涉及119户、595人。该项目位于巴塘县夏邛镇架炮顶村,整村搬迁包括的3个村常年居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寒深山,距离巴塘县城130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不便。

“桃源地坞”异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的完工,让巴塘县最偏远的3个村——地巫乡中真村、甲雪村、坝伙村的贫困农牧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项目还完成了50亩集体桃园建设和各户庭院景观打造,为搬迁群众发展民宿接待创造了条件,仅桃树种植每年就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群众增收,直接惠及异地搬迁点及周边村民600余人。

记者 杨升涛 李菲菲

(来源:成都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