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哈尔滨10月9日电(记者黄腾)十月金秋,稻香谷黄,大豆摇铃,玉米成堆,东北平原上一片收获盛景。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秋收正如火如荼展开。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正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丰收之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这几天,在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境内的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玉米高产捷报频传。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邴绍筑在收割机旁笑得合不拢嘴。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玉米收获现场。新华社发(许颖献摄)
农技农艺措施的“保驾护航”是促成玉米生长高产的关键。邴绍筑介绍,今年播种后遭遇了“倒春寒”,但由于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了二次包衣,起到了抗旱防寒的作用,玉米生长受影响不大;分层定量施肥促进了根系向土壤深处扎,起到了防倒伏的作用。“适应我们当地气候的品种也立下了汗马功劳。”邴绍筑说,田管期间,使用飞机进行了4次航化作业,喷施叶面肥和植物菌剂,全程防病促早熟。
水稻丰收高产,早在春耕之时就已打下根基。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说,近年来,农场的工厂化育秧基地里集成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育秧大棚里遍布着各种传感器,与智慧终端分析系统相连,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查看育秧大棚里的各种参数”。
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水稻收获现场。新华社发(徐磊摄)
李广茂介绍,二九〇农场还建设了智慧农渠,可以实现自动化管水,精准掌控流向稻田的水量、水温,“水温适宜,可以促进秧苗初期返青与生长期分蘖,秧苗长势更好,为秋收创高产提供可能”。
全方位挖掘盐碱地农业生产潜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10月8日,在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境内的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盐碱地粮食产能提升现场测产观摩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三个耐盐碱大豆品种平均亩产都在280斤以上。
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测产现场。新华社发(董擎辉摄)
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庆昌说,希望未来继续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农场所有的耕地单产都能得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