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央视网消息:假期期间,有人用脚步丈量大地,也有人抬头仰望天穹。青海省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是我国在时域天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科学装置。从建设之初到正式投入观测,一群年轻“追星者”在这里默默坚守。

眼前这个高达10米,重约50吨的“大家伙”就是上个月正式投入观测的墨子巡天望远镜,这也是我国建成的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望远镜。李生学所在的团队负责的就是墨子巡天望远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巡天”观测。由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所用的曲率波前传感主动光学系统在国内属于首创,该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大视场光学望远镜高精度成像方面的观测能力。

今年27岁的李生学一毕业后就投身到了天文事业中。从一开始接触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到如今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的他凭着刻苦钻研,从一个天文“新人”逐渐成长为了业务能手。

天文研究数据的获取离不开观测设备,而观测设备绝大多数都是位于人迹罕至的荒野。李生学所在的墨子巡天望远镜就位于青海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的60%。每天夜幕降临前,他和同事们都要从驻地驱车近百公里,经过海拔2000米的高差来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相比于一般的科研工作,时域光学天文观测通常需要在暗夜环境下进行,这就使得李生学和同事们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深夜。这间位于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台址地下5米的操控室是他和同事们每晚奋战的地方。自从试观测以来,他和同事们已经完成了上百个天区的观测,获得了上万张高清天体图像。桌子上摆放的这张照片是他刚到这里时用相机拍摄的银河下墨子巡天望远镜。

自墨子巡天望远镜在山上开始安装,这支6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就开始了夜夜“守护”,承担墨子巡天望远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巡天”观测工作。

这个假期,李生学本来要陪着相恋两年的女朋友去探望家人。虽然因为工作安排只能延期,但他送上了一亿光年外的浪漫。

观测基地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李生学和团队成员们都选择了坚守。对于墨子巡天望远镜来说,只有通过多次的性能测试,才能实现最优的观测质量,而这也是大伙儿“追星”之旅的开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