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谭博方)仲秋的泸定一扫地震带来的阴霾,到处洋溢着生机,充满着活力,人民群众喜笑颜开,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2022年9月5日,泸定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年多来,各类人才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倾情倾智,用青春和汗水、专业和智慧、真情和执著,服务地震灾区,用“辛苦指数”换取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灾区人民群众脸上挂满最美的笑容。

“这个家就交给你了,父母孩子你多费心,我报名参加泸定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明后天就要出发。”“灾区那么危险,你就别去了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运行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舒俊奔赴泸定灾区前与妻子的对话。像舒俊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专业技术人才,泸定灾区有很多很多,他们用满腔热血、精湛技术支援服务泸定灾后恢复重建。

杨军(中)在泸定县得妥镇繁荣村与群众讨论建设规划。甘孜州委组织部供图

据了解,为缓解泸定灾后恢复重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压力,甘孜州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泸定灾区旅游规划、生态修复、道路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梳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清单,积极争取四川省直部门支持,加强州内专业技术人才统筹,第一时间组建援助灾区重建人才工作队,驰援震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先后有1797名人才加入灾区恢复重建大军,下一线,跑项目,进工地,献智献策。他们中有工程师、农艺师、研究员、心理治疗师,有学道路桥梁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填补了灾后恢复重建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为快速推进灾后重建各项任务、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杨军熟悉住房建设工作,被安排到受灾最严重的泸定县得妥镇参加恢复重建工作,主抓安置点建设。他一天步行20余公里,累计完成624户群众住房统规自建、1274户群众住房维修加固。“这娃儿对修房子真熟悉,来就没歇过,勘地基,搞测量,跑手续,脸都晒脱皮了,才让我们这么快搬进新家。”

加紧建设的泸定县得妥镇北头村灾后安置点。甘孜州委组织部供图

为让各类人才快速融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甘孜州根据人才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在岗位匹配、人员安排上实行“一人一策”,“一对一”设岗赋权定责,让人才从外来“客人”变为灾后重建“主人”。一年多来,各类人才立足岗位,服务灾区,各展所长,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专长护航灾后重建,用热情服务灾区群众,参与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33个,提出意见建议418条,解决技术难题292个,参建基础设施、集中安置点、道路桥梁等重点项目230余个,他们用专业和真情让泸定换“新颜”。

“邓老师,这个图纸这样画可以吗?我始终画不好!”“邓老师,这个景观造型这样做,步道这样设计可以吗?”面对大家的“打扰”,邓老师总是耐心传授,“手把手”教学,“面对面”讲解。大家口中的邓老师就是来自四川省自然资源专家库成员邓思楠。她的师徒故事,是众多专家人才帮带本地人才的缩影,他们将工地当课堂,将图纸当课件,耐心细致教授“徒弟”,言传身教帮带本地专业技术人才,坚持“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同步,真心实意为泸定培育优秀人才。

据悉,先后有1797名专业技术人才与109名本土骨干人才结成师徒关系,开展工程质量、生态修复、道路建设等现场教学140余次,举办灾后重建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等40余期,培训各类人才1500余人次,带领跟师学艺的“徒弟”参与重点项目建设155个,帮助灾区群众解决房屋选址、伤病治疗等实际困难536个,为泸定培育了一支带不走、技术硬的人才队伍。(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