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亚雄 高建进 张诗瑶

戴上VR眼镜就能立刻“穿越”到福建古厝的厅堂中;扫码小程序,千里之外的景色就能跃然掌上,开始一场视听之旅;上传一张功能草图,不用写一行代码,就可以立刻生成订餐轻应用……

4月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福州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围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峰会主题,与会专家畅谈当下、畅想未来,一系列数字科技成果崭露头角,前瞻性、科技感、未来感,一幅未来数字生活新图景已生动显现。


【资料图】

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表示,为助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量子信息、脑科学等战略前沿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同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数字安全技术的研发和服务,聚焦大数据安全、网络治理等需求,推进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技术能力的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说,数据作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生产要素,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而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必须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工信部将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同时深入梳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

“没有数字技术创新这个源头,数字时代这棵大树,即使千尺之高,也不会根深叶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说,网络空间承载了5G、卫星等各类先进的通信技术,要站在网络空间安全的视角体系化地思考和谋划数字化技术的布局,凝练科学问题,推动数字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中创新发展,持续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技术方案。

“5G/6G时代通信主体是机器,机器间的攻防对抗具有理性,要从机器角度分析网络空间对抗行为,保障复杂系统数据隐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介绍,海量移动互联网数据具有差异化隐私需求,亟须解决海量数据安全难题,并根据隐私需求进行可定制化的数据安全服务。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也表示,数据安全是数字政务的“生命线”,奇安信将继续以“零事故”为目标,为数字政务注入“安全力”。

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从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心馆穿越“数字隧道”,步入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以下简称“成果展”)展区,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人、自然语言AI模型、机器人书法家等数字科技新产品、新应用遍布展馆各处,令人不禁感慨一句“未来已来”。

只要输入两个关键词,一段充满想象力的网络小说文本就在短短几十秒内生成完毕。在阿里云展台,超大规模语言AI模型“通义千问”展现出的创作能力让人称奇。

“你心里喜盈盈、乐洋洋,如同路旁盛开的蒲公英和猫眼花。”站在AI情绪识别3.0设备前,看着自己的紧张值、性别、心率变异等情绪相关数据出现在屏幕上,福州市民崔晓云感到十分新奇。恒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林治贤告诉记者,本届成果展是AI情绪识别3.0的首秀,系统采用视频捕捉人的面部表情、眼睛注视角度、语音情感等信息,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数据模型综合分析出测试者的非接触式生理数据和情绪值,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使用者提供科学快捷的决策依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当前数字经济产出效率已实现跨越式提升,这意味着数字化投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在峰会数字文化分论坛上介绍,数字记忆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具有文化凝聚力、文化传承传播力、文化生产力等特征。她表示,数字记忆大容量、立体化、可视化、可沉浸等特征让其中的文化元素得以深化、活化和具有时空流动性,实现长久的历史传承和大范围社会传播。因此,应当构建数字记忆,把历史传给未来。

记者了解到,本届峰会上,作为主宾省之一的陕西省也为参展者带来了最新的数字成果。陕文投集团聚焦文化科技平台建设和市场化应用,集中展示了书画艺术品大数据评估平台、陕西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游陕西App等建设成果,以数字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释放5G应用潜能,全面推进6G创新发展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动数字福建建设取得新成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5G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在28日举行的“数字基础设施·5G应用及6G愿景”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融合应用深入拓展。6G技术研发也全面推进。

对于统筹推进5G规模化应用和6G前瞻布局,赵策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深化5G网络覆盖,提升5G应用规模;同时,推进6G技术研发。充分利用5G商用经验先导培育6G应用场景,深入开展6G潜在应用场景研究,优化和完善6G典型场景及关键能力指标;此外,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望表示,当前5G已经进入深度部署和融合应用的阶段。5G实现万物互联是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的重要基础,建设投入经济产出和效益都十分明显,需要深入挖掘5G融合应用的潜力,探索在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赋能模式,为传统行业的转型注入数字的动力。

(光明日报福州4月28日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