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周年。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前的1.8倍。九年里,三地携手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交通方面,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过40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此外,京津冀共同提质生态环境治理,2022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空气质量实现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在民生方面,区域内5000余家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异地就医实现了“同城化”。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加快建设
近日,京唐城际铁路等多条京津冀高铁线路建设正加速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总台央视记者 陈俏:我现在是在京唐铁路北京地下段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目前这里的盾构前期规划施工已经展开,从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向西南方向掘进1.3公里,就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往东北方向1.1公里,接入京唐城际铁路已开通段。这段2.4公里工程建成后,从北京到唐山的京唐城际铁路就全线开通了。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地下段工程,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下车站东侧,沿京哈铁路南侧,以隧道形式下穿,上跨城际联络线,施工区段结构复杂。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地下工程建成后,从唐山站可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运营里程缩短,运行速度提高,运营时间将缩短至一小时以内。
雄忻高铁雄保段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除了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在加快建设外,这几天,从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始发,终点到达山西忻州的雄忻高铁雄保段也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雄忻高铁雄保段重点控制性工程——新盖房特大桥,最近也动工开建。
雄忻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3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标志性工程的津兴铁路,永清东站和安次站2座车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津兴铁路正线铺轨也已接近尾声。
“四轴 八放射”铁路网络布局逐步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主骨架已经形成,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越织越密,京津冀地区“四轴、八放射”的铁路网络布局也在逐步形成。
来自国铁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933公里,其中高铁2575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快速推进半小时、一小时城际交通圈,“双城生活”成为现实。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 张大为:京张、京沈高铁以及京雄、京唐城际铁路(先期接入北京站)等建成通车,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万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九年来,京津、京唐等多条高铁线路运营,北京、天津、雄安、唐山、秦皇岛、石家庄等地实现了有效连通;京张高铁、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至沈阳段、石济高铁相继建成开通,与既有京沪、京广、石太高铁共同形成了京津冀连接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港澳地区的高铁通道主骨架。
目前,京津冀地区也逐步形成了京津、京雄(石)、京唐、津雄这四轴,衔接太原、郑州、商丘、济南、潍坊、秦皇岛、沈阳、呼和浩特这8个方向的“四轴、八放射”路网布局。
京津冀将实现交通网络立体互联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不断取得突破,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逐步形成交通网络立体互联、运输服务一体街接、行业治理协同高效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 张大为: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将京津冀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将北京、天津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布局规划了京津冀—粤港澳主轴、京哈走廊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
下一步,要把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首要着力点,逐步形成交通网络立体互联的发展格局。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 张大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建设,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还要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强化跨界道路规划建设。推动津冀港口资源整合,同时完善旅客联程运输系统,推动货物多式联运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