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刺绣、苗药枕、灸疗垫……。这些曾散落在贵州绥阳县太白镇太平苗寨的传统手工技艺,近年来经过绥阳苗族妇女王信梅的匠心传承和创新加工,“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解说】日前,中新社记者走进王信梅位于绥阳县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这家苗绣、苗药研发生产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款苗药枕供应市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这里面有20几种药材,已经(配好)了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原药材。
今年的话从疫情的这个复苏,这个订单慢慢开始走,目前我们接到的订单到十月底为止在1000万(元)左右。
【解说】王信梅出生于绥阳县太白镇深山里的苗药世家,是家族苗绣、苗药技艺第十七代传人。其自幼跟着父母学习苗医苗药和苗族刺绣,深得长辈技艺真传。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我家世家从清朝的时候就是太医,我五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山上去采药,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父亲走乡串巷地给老百姓,给我们邻村的这些父老乡亲看病。也从七岁的时候,跟妈妈就学习这个刺绣,从小就是刺绣跟这个医药是并肩来学习到了现在。
【解说】平均海拔1500米的绥阳县太白镇太平苗寨,居住着近百户苗族同胞。早些年,一座座高山屏障,几乎将村子隔绝尘世,曾经的贫困落后让村里大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谋生,王信梅亦是其中之一。
【解说】2015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太平苗寨计划发展特色脱贫产业——苗族刺绣。为人刚直、自幼随母习得刺绣技艺的王信梅成了村民力推的“发展带头人”。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当时我就想是不是我们可以把我们苗族的女同胞集中起来,把我们的苗绣把它做好,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当时这样做了两年,做了两年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有这个价格,没有这个市场,那时候要去想一个办法,怎么来真正解决到绣娘绣好了东西之后,马上就有人来收购或者马上要,所以我想到了我们家睡了几百年的这个枕头,这个药枕。
【解说】作为太平苗寨王氏家族祖传技艺,“苗族药枕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2016年,王信梅用早年打工积攒的资金成立遵义九苗益草堂科技公司,发动村中妇女一起抱团发展,把苗族传统刺绣、苗医苗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加工生产药枕、药垫等中草药康养系列产品。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我作为一个传承人,就是要守住我们的根,但是也要创新。确实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我觉得就这个东西就是要找到它的切合点,市场的一个需求点,比如现在人们在网购,他颈椎痛了,他就会觉得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枕头来调理颈椎,原始我们有这个药枕,那么现代我们绣的这个花很漂亮,把它结合起来,把它做成这样的一个枕头,这样来结合的话,就找到了它的这个切入点。
【解说】经过前期研发和反复尝试,王信梅和绣娘团队做出了首款苗族刺绣药枕,后经外出学习取经,她还研发出了调理型苗药枕,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通过参加非遗文化展销会等活动,王信梅接连得到了许多订单,产品不仅远销上海、北京等地,还走出国门,登陆海外市场。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现在我们走得最多的有三个国家,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这边。那么美国去年11月份就定制了一批,大概每个月交100万元的货。那么今年国内的话,从每个(旅游)景点到我们的这个康养中心,到我们的这个“黔货出山”,我们整个可能在1000万元左右的订单了。
【解说】截至目前,王信梅的团队已研发出刺绣药枕、刺绣药腰带、刺绣药垫、足浴粉等10余个产品,已申请了多项专利。2019年,苗族药枕制作技艺、苗族刺绣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期】“苗族药枕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王信梅
那么从这里面我特别感到骄傲的,就觉得我这个东西,不单是解决了我们苗族同胞就业创业的一个问题,而且给我们现在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
蒲文思 唐哲 瞿宏伦 贵州绥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