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吴平华 宋林)近日,在雄州简阳大地的田间地头上,到处是繁忙的丰收场景。村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收时节,品尝着丰收的味道,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动人悦耳的“丰收曲”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悄然奏响。

简阳青龙镇新堰村稻谷“丰景”。宋林 摄

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好“丰”景。走进简阳市石钟镇石王村,200亩水稻迎来了丰收的好时候,沉甸甸的稻穗簇拥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随风摇曳,连绵起伏,沙沙作响;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颗颗饱满厚实的稻谷尽收“囊中”;黄澄澄的稻谷从收割机舱门倾斜而下,村民们忙着将稻谷装袋、打包、称重、装车,一幅丰收喜悦的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石钟镇石王村村民范扬华自豪的说,“我们的大米香味浓郁,煮出来的米饭香软可口、粒粒分明,香得很。”

在简阳市三合镇利木村的猕猴桃果园,230余亩猕猴桃藤架郁郁葱葱,挂满累累硕果;一个个果形饱满、大小匀称的猕猴桃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香甜诱人的果香,沁人心脾,心旷神怡;工人们忙着采摘、搬运、装车,整个果园里充满着欢声笑语。“现在我们猕猴桃已经成气了,挂果已经五六年了,总产量30多万斤,产值达170万余元,”利丰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勇说。

简阳三合镇利木村猕猴桃“丰景”。宋林 摄

在简阳市禾丰镇农民村的辣椒地里,村民王长琼正忙着采摘色泽鲜亮、饱满结实的辣椒,说起村里的辣椒产业,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幸福的笑容,“今年辣椒的收成还可以,村集体经济好了,我们分的也多了,而且我每个月还有2000左右的工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科技的支撑为农业现代化跑出加速度。耕良田、选良种、施良法、用良机,种好粮,丰收喜悦的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强有力的支持。在简阳市平武镇八角村,两台中型联合收割机在高粱地里忙着收割成熟的高粱,从田间收割脱粒到车间烘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据平武镇八角村党委书记蒋海亮介绍,全村今年试点种植了1760亩高粱,预计产值在400万元左右。

农业生产“藏粮于技”,农业机械化现已成为简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尚”。近年来,简阳积极推广科学种植,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优化灌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等方式,指导广大农户科学种植;在全市建立了1个农机智慧化管理平台和3个农机作业中心,促进平武、青龙、镇金3个粮食烘干中心投入使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让新时代农民享受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实现了从“汗水种植”到“科技种植”的有效转变。

丰收的喜悦承载着农民的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的喜悦是对亿万农民辛勤劳作的褒奖和赞美,也承载着农民的希望。

在简阳市青龙镇新堰村建设的66亩水稻绿色高产示范片,开展的实收测产现场,由四川农业大学、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和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专家组,根据示范点理论测产情况和田间水稻长势情况,随机选取代表田块10.56亩进行实收测产,测定杂质率、含水率,称重去杂后测得田块实收亩产636.62kg,较简阳市平均亩产增加138.62kg,比简阳全市平均水平高27.84%,虽然今年经历了高温干旱等挑战,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克难关,保粮保产的决心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粮食增产,农民得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作为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四川省粮食生产重点县,简阳市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7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38万吨以上。

近年来,简阳市以粮食增产为本,不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多渠道发展订单农业,多举措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展耕地恢复2.3万亩,腾退低效果木改种粮食作物1.3万亩,种植秋洋芋、红薯等杂粮作物2万亩,有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个个丰收的场景图,拼凑出简阳群众幸福生活的大美画卷。(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