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说:3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六院,探寻中医文化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辨别中药药材,零距离接触“中医四诊仪”,体验“冬病夏治”,亲手制作香囊,感悟大医精诚……端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传统中医文化,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6月24日上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药香悠悠过端午——中医文化探寻之旅”。活动当天,30余组亲子家庭走进六院,一同开启本次文化之旅活动,通过深入互动和沉浸式体验,闻香识药习文化,感受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长期以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家战略,厚植中医药力量,形成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先后涌现出金明渊、许帼光、杨炳初、吴耀持等一批上海市名中医,成为中西医结合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
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在中医科医生的带领下,来到了古色古香的中医科。一台“中医四诊仪”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围观,据悉,“中医四诊仪”融合了大量现代科技成果以及众多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可将中医舌诊、面诊、闻诊、问诊相结合,通过望、闻、问的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健康状态辨识。小朋友们现场体验“中医四诊仪”,化身“小小中医师”,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带走属于自己的独家“养生秘籍”。一进到中医示教室,桌上一只酷似智能手环的设备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了手环的用途,待大家坐定后,中医科主任王兵揭开了手环的真面目,原来这是一只将传统的中医智慧和西医的研究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脉环,只需在手腕上佩戴一小会儿,就能记录下体验者的脉象,进行科学分析,随即生成精准的个性化养生建议,随后,王兵带领医生团队现场教授小朋友如何用手环进行脉诊。“脉象分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四大类。大家可以相互号脉体验一下”,在中医科医生的教学下,小朋友第一次尝试互相搭脉,在科技的辅助下,没有中医知识的人也可以体会中医脉诊的奥秘,进一步了解中医文化。
走进针推伤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吴耀持工作室映入眼帘,针推伤科吴耀持专家讲述中医故事,让小朋友们感悟一代代中医人的精神传承。在针推伤科的各个诊室,小朋友们还现场观看了拔火罐、三伏贴、三伏灸等传统项目。据针推伤科副主任李艳介绍,“三伏贴”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传统理论,采用天然中草药,运用特殊工艺制备纯中药膏剂,在三伏天人体阳气盛旺的时候,贴敷在人体相关穴位上,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良血液循环,发挥强壮阳气、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功效,达到减轻或治愈“冬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也适用于儿童,对于体质较弱、容易生病的儿童可以通过三伏贴等方式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
艾叶、白芷、薄荷、苍术、丁香、石菖蒲、藿香、八角茴香……在中草药房里,排列整齐的药架、琳琅满目的中药材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中药材不仅仅来源于大自然中的草木,也来自于昆虫界。就像这味叫‘蝉蜕’的药材,取自于蝉科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干燥皮壳。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的功效。”在中草药房里,药剂科药师李颜、楼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正在向小朋友们介绍药材的来源与功效,小朋友们闻着悠悠药香,见识到各式各样的中药材。在制作端午香囊的体验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跃跃欲试,亲手制作香囊,将香囊中所需的中草药研磨成粉,小心翼翼地绑合香囊,每位小朋友体验动手的乐趣的同时,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也在小朋友们的心里悄悄生根发芽。据中医科主任王兵介绍,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由来已久,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含一些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具有提神醒脑、驱寒暖体的功效,同时也能祛湿防暑、驱虫安神。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