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杨茗茹报道)金色初秋,行走在庭州大地,只见处处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一幅美丽新画卷正在生动铺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定力和智慧,也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昌吉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道路。


(资料图片)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8月10日,走进阜康产业园,银色的输气管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来自该园区煤焦化企业的炼焦副产品——焦炉尾气,通过一系列工序处理,变身为清洁能源天然气。

作为首批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阜康产业园每年将1.6亿立方米焦炉尾气转化为72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相当于22万人口5个采暖季的用气量,可节约燃煤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氮氧化物700吨。

治气攻坚,昌吉州从减污降碳破题,以预防环境风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治污能力、降低治污成本。

——聚力企业提级减污。实现全州100家涉气重点排污企业“一企一策”治理全覆盖,2023—2025年计划实施372个减排项目,预计总投资额49.1亿元。2023年治理项目262个,目前已完成136个,减排二氧化硫2842吨、氮氧化物1485吨、颗粒物697吨、挥发性有机物1352吨。

——精细管控用数据治污。成立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院校的36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开展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来源和成因分析、重污染应急评估等工作,夯实精准治污基础。新布设空气质量监测站点21个,构建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大数据平台,全州“乌—昌—石”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实现全覆盖。

——以减污降碳为路径联动治污。州发改、住建、交通等多部门联动,强力推进企业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至40.9%。督促建设完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28个。按照生态环保金融支持绿色交通项目的要求,谋划35个电动重卡智能充换电站项目,并投运1630辆换电重卡,预计年度减排氮氧化物680吨、挥发性有机物40吨。

治污良策护绿水长流

8月9日,漫步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水天一色,风景如画,白鹭、鸬鹚、渔鸥等候鸟在滩涂上栖息觅食,点缀湿地画卷。

一年多前,这里因部分生态功能区区域退化问题,被列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事项。生态功能退化区域的具体位置为:石河子水利服务中心修建拦水坝以北、夹河子水库以南玛纳斯河道3平方公里范围内。

面对问题,昌吉州变压力为动力,直面短板,以改善生态功能区区域退化为核心,多措并举推进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如何改善?问题在水域,根子在岸上。昌吉州将督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玛纳斯县人民政府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编制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退化区域治理方案》,经多次修编完善,通过专家技术审查,于2023年2月21日审批实施。

为确保恢复治理工作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细化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工作。委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团队在生态功能退化区域内设置植物监测样地30个、监测小样方94个、地下水位监测样井24个,聘请中国科学院两名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同时,采取人巡、车巡、无人机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该区域的巡护巡查力度。

经过近一年退化恢复治理,目前该区域野生植被逐步恢复,长势较好;春、夏、秋三季停留的迁徙候鸟数量明显增多,区域范围内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世界候鸟迁徙三号线上的重要‘能量补充站’,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湿地管护员在近期开展的水鸟繁殖期监测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首次在这里筑巢繁殖,共记录到水鸟42种、8万余只,与2022年同期观测数据相比,数量增加了两万余只。”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湿地保护科科长柴世元说。

今后,昌吉州将始终坚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继续在治水上下功夫,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乐”。

智慧环保让治污效率大幅提升

24小时监测、自动抓拍报警,昌吉州将大数据智慧化手段运用到污染防治上,告别“开盲盒”式的巡查,治污效率大幅提升。

在昌吉州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大数据平台系统正发出一条企业超标排放警报。这个系统与散布在全州的737套在线监测设备、1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3台高空瞭望机、385座微站相连,能够自动识别污染并报警,让生态环境有了全天候的“守卫者”。

昌吉州将环境监测全过程、全领域纳入质量管理,形成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防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长效机制。“通过集监测、预警、巡查、溯源、管控、评估于一体的智慧环保大数据管理平台,全州一张监测网已经初步形成,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现场处置环境问题的能力。”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涛介绍说。

昌吉州依托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平台,以“精准、精细、动态、闭环”为标准,运用“日调度、周通报、旬预警、月帮扶”模式,构建起“三级网格、四级管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指挥体系,协同促进大气污染治理责任有效落实。

此外,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推行“执法+优质服务”,采取“全过程诊断、对症下药、跟踪指导”方式,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助企纾困补短板行动,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同时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制度等作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严守生态环境底线措施。今年以来,共对7家企业下发《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最大程度减少行政处罚给企业在信用、融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昌吉州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用实干加巧干把美好蓝图变成了现实模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