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常建洋 刘玉婷 通讯员 宋华敏)今年,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通过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发展“强引擎”,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资料图】

走进位于昌吉高新区的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上百名工人正在对一片长93米的风电叶片模具进行铺层作业,这家公司的4条百米级风电叶片生产线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富强告诉记者:“风电叶片需要经过铺层、灌注、合模、固化等工序,才能完成叶片毛坯成型工作,再经过后期处理,就能得到一支成品风电叶片。”

位于昌吉高新区的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总投资4.02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2月底复工,计划布局4套百米级风电叶片生产线,预计今年6月初建成投产。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建成后,可为昌吉州乃至全疆风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坚实装备支撑。

“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能达到8亿元至10亿元,每年可生产300多套风电叶片。公司落户昌吉,能给当地提供800余个的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为推动新疆风电新能源行业发展壮大作出一定的贡献。”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林表示。

在昌吉高新区的福建援疆产业基地,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车间正在进行安装调试。这个全国领先、全疆首创的智能工厂生产平台,能将光伏支架的生产效率提升35%以上。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疆生说:“全自动设备最大的优点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升产品加工工艺。除了需要人工操控行车设备将原材料运进加工车间之外,再无需人工操作。预计今年7月全自动生产车间将进行全面竣工验收,开始批量生产。”

5月10日,新疆中翰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智能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记者 刘玉婷 摄

新疆中瀚顶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光伏支架的设计、科研、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新能源企业,生产太阳能光伏支架连接件及各种主梁、斜梁、斜撑等产品。该企业2022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打造新疆太阳能光伏支架大型生产基地,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量10万吨,产值达7亿元。

“新疆的光伏电站所采用的光伏支架,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省份采购的,不仅运输成本高,出现售后问题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王疆生说,“我们在昌吉建厂后,可有效解决运距问题,如果客户在生产加工、发电站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售后问题,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到现场解决。”

今年,昌吉高新区把“拼经济、抓产业、上项目”作为首要任务,聚焦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有针对性地招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园区计划实施59个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产业配套服务等领域,总投资20.6亿元。

“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全力补齐制约项目投资进度的短板弱项。按照‘跟踪项目抓落地、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作出贡献。”昌吉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发改科科长于静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