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李思佳 文/图)
(资料图片)
“及时雨”宋江、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托塔天王晁盖……一个个《水浒传》人物葫芦雕刻栩栩如生……3月13日,在洋溢艺术氛围的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小学忠元创刻室里,刘忠元正在给六年级(2)班学生上葫芦综合实践课。
刘忠元给学生讲解哈萨克族的图腾天鹅葫芦雕刻。
“同学们,前几堂课我们认识了葫芦,大家还记得葫芦能用来做什么吗?”“可以制作瓢用来舀水”“葫芦籽可以种植”“把葫芦晒干掏空后可以装东西”……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对、对,大家的回答非常棒!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已开始种植葫芦。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收藏雕刻葫芦的人越来越多,雕刻葫芦已成为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选艺术品。”刘忠元娓娓道来,学生们全神贯注听讲。
走进五工台镇小学忠元创刻室,垂吊在房顶的56个民族的图腾葫芦雕刻,墙边的落地架上,摆放着刘忠元雕刻的第四版《水浒传》人物形象,整间创刻室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不同内容的葫芦,摆满了每个角落。
刘忠元在潜心雕刻葫芦。
刘忠元上小学四年级时与葫芦结缘。20世纪80年代,《葫芦兄弟》动画片给那个年代的人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作为一名“80后”,刘忠元也是《葫芦兄弟》的忠实观众,并因此喜欢上了葫芦这个形状独特的植物。
说到葫芦,刘忠元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葫芦与‘福禄’谐音,寓意福禄吉祥;葫芦的枝‘蔓’又与‘万’字谐音,葫芦里葫芦籽特别多,有人丁兴旺的象征;葫芦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1年,刘忠元大学毕业到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小学任体育教师。“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五年级第二学期有个种植课程,我一下子萌生了上葫芦种植课的念头。”刘忠元说。他“兼职”综合实践课教师后,在课堂只讲如何种植葫芦,学生的兴趣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葫芦的魅力,吸引大家爱上葫芦,在课堂上学到更有用的知识?刘忠元一直在琢磨。
刘忠元给学生讲解葫芦雕刻技巧。
2015年,刘忠元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五工台镇幸福村的陶延山老人,从聊天中得知他是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刘忠元当即向陶延山拜师学习葫芦雕刻技艺。“刚开始,老爷子看我是体育教师,有些犹豫。葫芦雕刻需要静下心、沉住气,而我活泼好动,不太适合从事葫芦雕刻技艺。”刘忠元笑着说。
一晃三年多过去了,刘忠元在学习葫芦雕刻技艺中,渐渐变得稳重、耐心、细致,葫芦雕刻的技艺日渐成熟,通过雕刻字、诗、画让普通的葫芦焕发出新的生命。刘忠元把葫芦雕刻这项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让学生们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体验葫芦雕刻的魅力。
在五工台镇小学,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跟着刘忠元学习种植葫芦。每年春天,刘忠元会带着学生一起在地里撒上种子,悉心照料。秋天的时候,看着满园丰收的葫芦,刘忠元和学生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的课堂上,刘忠元指导学生在葫芦上绘画、打底稿、雕刻,一步步完成葫芦雕刻。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葫芦上雕刻绘制好的图案。
学生巴合达纳说:“在葫芦上作画、雕刻是个很奇特的事情,我本来就对艺术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每周我都很期待刘老师的综合实践课,在课堂上我能学到很多关于葫芦的知识,还能学葫芦雕刻艺术,感到很有收获。”
人们可以通过绳子、瓶子、模具等工具,在葫芦生长过程中改变它的形状,赋予它另类的美,使它在田间地头就能长成有艺术特质的工艺品。为了种植出品质更好的葫芦,刘忠元几乎每年都要去内地考察一两趟,采购优质葫芦种子,学习新的制作技艺。这些年,他先后去北京、福建、四川、山西等地考察,花费了近10万元积蓄。刘忠元说:“这么多年我省吃俭用,就是为了把葫芦雕刻技艺带进校园,将其发扬光大,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传承经典技艺,这些钱花得值!”
在刘忠元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葫芦雕刻,这让刘忠元颇感自豪。“陶老爷子知道后特别高兴,现在他逢人就说‘刘忠元是我最得意的徒弟’。”刘忠元笑着说。
2020年7月,在自治区小课题成果展上,刘忠元的《工艺葫芦的种植与工艺葫芦制作的探究》得到了高度评价。为了拓宽葫芦雕刻技艺的延展,刘忠元给自己又增加了《田间地头“种”工艺》《解决工艺葫芦种植重茬的问题探究》和《工艺葫芦制作步骤的数字化模块探究》3个课题。
学生在葫芦上绘画雕刻底稿。
眼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真正把文化润疆落到实处,并展现在葫芦上,成为刘忠元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刘忠元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践行文化润疆,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谈起下一步打算,刘忠元告诉记者,他准备与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葫芦上创作带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如饮食、服饰等,把葫芦雕刻作为“新疆礼物”推向全国。刘忠元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像陶老爷子那样,把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下去,带出更多‘葫芦娃’,通过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并发扬光大。”
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首歌、一本书、一幅画,又或是一件毫不起眼的手工艺品,都有着艺术的独特魅力。葫芦虽小,经过工艺雕刻,倾注了刘忠元的热情、专注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焕发出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