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在近日举行的“教育数字化与智能硬件创新生态”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教育领域融合发展,师生智能终端不断更新迭代,逐步形成了由知识图谱、感知计算等智能技术创新的集成体——教育智能硬件。教育智能硬件通过覆盖学习全过程的大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有助于推动实现全流程大规模因材施教。

曹培杰说,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而教育智能硬件不仅是人体的延伸,更是智能的拓展。教育智能硬件将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电子纸技术、大模型等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教育科技自主创新。

曹培杰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及广泛共享,更重要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学习。教育智能硬件能够有效汇聚全流程的学习数据,推动基于经验的教学迈向基于数据的教学,进而催生新型教与学模式,最终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全新教育范式。

对于教育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曹培杰认为,好的智能硬件必须简单易用,不需要学习者改变学习习惯,能让师生拥有好的用户体验;对于未成年人用户,智能硬件必须注重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比如一些智能硬件采用电子纸墨水屏技术,更有效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曹培杰说,相对于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体教学,未来将会产生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适应其学习偏好的学习方式。教育智能硬件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全过程收集和分析,形成了精准个性的学习新生态,未来应更加注重兴趣驱动的社会化功能研发,将“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一群人的学习”,打造数字时代的智能学习共同体。

“未来,教育智能硬件要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从认知数据向非认知数据升级,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曹培杰说,通过覆盖学习全过程的大数据采集,持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诊断报告,制定精准的教育改进方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从数据计算走向感知计算、情感计算,依托智能硬件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非认知特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投入程度、课堂交互情况等,帮助教师真正读懂学生,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刘璐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