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2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飞鲨”在辽宁舰完美着舰,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十余年间,“飞鲨”勇士叱咤海天,守卫万里海疆。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主人公罗胜科,也是一位“飞鲨”勇士,此刻他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不久前,我们的记者在“飞鲨”训练场见到了他。


【资料图】

记者:你好,罗大队。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主持人,你好!

记者:这趟飞得怎么样?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很顺利。

罗胜科,南部战区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飞行大队大队长,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2007年入伍至今飞过9种机型。采访当天,他刚刚结束一场飞行训练,我们的谈话也就从如何提升舰载机战斗力开始了。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首先舰载机战斗力提高,第一是人员基数要加强,整个舰载机部队飞行员的数量一定要加强。第二,光有战斗机不行,最关键的是飞机与舰船的融合,走通人和装备的融合训练机制,战斗力提升有质的飞跃。

前不久,又一批舰载机飞行员驾驶“飞鲨”在某海域完成了夜间航母资质认证,成为了全天候战斗员,而这,也标志着山东舰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整个航母编队的兵力融合性一体化训练要求比较高,关键要靠飞行员和飞机的配合,以及发挥飞机间作战性能的关键作用。

1988年出生的罗胜科,仅用一年时间就克服了从“天空蓝”到“浪花白”的转变,因为在备战训练中成绩突出,荣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作为山东舰编队舰载机飞行员,前不久他驾驶“飞鲨”在航母甲板上拉出了一个巨大的“V”字,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第100次海上着舰。这是他的高光时刻,也是山东舰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总台央视记者 林泉:从第一次到100次这个历程当中,哪些瞬间是让你印象更深刻的?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第一次挂上索之后,头一低再抬上来,就会看到前面是大海,(飞机)停到甲板上,直到下甲板到休息室,那种兴奋劲才上来。到100次的话,相对于比较平静,但是也不容易,因为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要把每一次着舰当做第一次。”这是罗胜科多年来反复告诫自己的一句话。随着海军转型建设步伐的加快,罗胜科把每一次着舰都当作对飞行事业的一次冲锋。

总台央视记者 林泉:这其中最危险的点会在哪?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整个着舰来说,首先它的设计是科学的,航线是科学的,飞机设计的进舰方法也是科学的。不能够说它有很危险的地方,只是它的容错率很小,必须保证飞机在固定的下滑道的偏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之内就不危险。

在罗胜科所在部队采访拍摄期间,记者也恰巧赶上了多拨次歼-15战机紧急出动、接续起飞,开展多机小间隔大规模飞行训练。

总台央视记者 林泉:感觉每一架飞机(起飞)其实离得距离很近。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战斗机要快速地出动和回收,我们都是把每一次陆基着陆的机会当成着舰来做。

作为体系作战链路上的重要环节,起降只是基础,能打胜仗才是真本事。罗胜科说,航母编队涵盖舰、潜、机等多个兵种,要想实现编队各平台深度融合、实现“1+1>2”的效果,必须紧盯实战,组织高频的高强度训练。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像我们今天起飞的话,在空中大量的近战训练,我们执行有些对海突击的课目,要在低空长时间飞行,那也是心理压力以及安全风险系数也是相当高的。起降只是门槛,关键还是在空中,以及空中所训练的课目。

如今,贴近实战的“背靠背”远海实战化对抗已成常态。“飞鲨”已逐渐融入编队、融入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这些年,罗胜科和战友们在执行重大演训、战备任务中锤炼战斗作风,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锤炼过硬的联合作战能力,有效促进核心能力大幅跃升。

全国人大代表 罗胜科:这十年变化是非常大,就拿简单的着舰来说,像以前单航母的时代,要飞到100次得经过很长的时间。但是到现在的话,飞行员飞到100次,基本上很短的时间周期就能够完成,这就是一个进步。建设一流海军一定是要靠走出去,拿什么走出去?舰载机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一直也是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工作,努力付出。

采访结束后,罗胜科又赶到飞行员室外训练场,和机组成员一起为第二天的飞行任务做地面推演。早上7点,罗胜科准时出现在歼-15驾驶舱。在我们的记录下,“飞鲨”直冲天际,再一次激战海天之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航母乘风破浪,越来越先进的战机振翅高飞,在海天间划出中国海军的崭新航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