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好运角小学坐落在山东省最东端、美丽的天鹅湖畔。近年来,该校紧跟国家和时代发展脚步,结合地域资源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发了“渔耕”特色劳动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和奉献精神,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内外携手,拓宽劳动教育实践空间
【资料图】
“‘渔’既指渔家文化中特有的方法、技能、技巧等生活智慧,又有‘授之以渔’之意,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其劳动素养。‘耕’不但指农业劳动,而且有‘躬耕乐道’之意,能引导学生实践创新和展示提高。”学区校长刘昌刚说。
以“渔耕”为特色,该校结合地域特色打造了渔家印迹馆、农家印迹馆和“渔耕”劳动特色课程室,先后组建了渔网编织、系海带结、渔家串珠、“石”情画意、渔家剪纸、“山海拾美”等20余个兴趣小组,学生们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全面提升综合素养。此外,校内还建设了博灵园和智创园,既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观赏小动物的愿望,又让学生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体验到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校外,该校还建成15亩“产研学”劳动实训基地,基地内的百果园、青菜园、五谷园等八大园区可以让学生根据时节的不同,分期分批开展劳动实践劳动。同时,学校还与附近的种植园“联姻”,与百合生物、世代海洋等企业互动,与当地驻军、敬老院、社区协作,通过岗位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外延。
多种融合,构建劳动教育新格局
渔家烹饪、快乐种植、系海带扣、石磨豆浆……在好运角小学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劳动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省编教材、学校现状及学生特点,学校构建的“渔耕”劳动课程范式,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维度,通过校园、田园、家园、社园“四园联动”的模式,打造学校、家庭、实践基地、社会“四位一体”的渔耕劳动教育新样态。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具特色的劳动课程,学校主开发出‘渔韵课程’‘渔艺课程’‘耕耘课程’‘耕获课程’四大课程群,并逐渐形成了‘633’渔耕特色劳动教育新格局。”据学校德育处主任张媛介绍,该校在劳动课程的探索实施过程中,将“渔耕”劳动课程与生活实践、职业体验、学科延展、艺术设计、环境保护、志愿公益相融合,形成了劳动教育全员化、常态化、规范化“三化机制”。同时,将劳动教育流程细分为准备期、实施期、延展期“3”段历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劳动实践,确保每周一节劳动课,师生全员参与劳动教育,推动“五育”并举的协调发展。
多元全程,确立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学校从多层面出发,着力构建指向学生劳动素养提升、覆盖劳动教育全程的评价体系,成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风向标”。
学校积极拓宽评价思路,完善师生评价形式。在教师层面,建立多轨并行的评价机制,规范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资源和评价等指标,与国家课程同等考核。学生层面,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印发《劳动教育量化评价手册》,用于记录学生参与劳动课程的项目、课时量、劳动过程感悟、自评与他评等综合情况,学期末将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在确保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校内的“渔耕”文化劳动课程均由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实施。如学生认为自己已经熟练掌握该门课程,可以申请换课,经学校验收合格后可转学其他课程,保证学生在校5年内可以掌握多种劳动和生活技能,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重视评选表彰所起到的正向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劳动激情。在每学期的“劳动周”主题教育中,学校开展各种劳动大赛和展示活动,评选“劳动小能手”“种植小明星”“烹饪小名厨”等;利用升旗仪式,邀请家长参加颁奖活动,增强劳动教育的仪式感,激励学生在劳动中健康成长。
“‘渔耕’特色劳动课程体系的设立,推动了我校劳动教育的品质升级,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五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全力以赴、实践创新,推动劳动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全员化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刘昌刚说。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孙慧萍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