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五年前,你坐进一台新车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018年,奥迪A6L换代,内饰首次采用三联屏设计,当时的评价是“三维未来感内饰”。2018年,蔚来ES8上市,造车新势力的里程碑车型,智能语音助手NOMI,女王副驾…也算是当年“豪华内饰”的典范。
短短五年,这些让人兴奋的汽车座舱,看起来也有了“年代感”。那你能想象,五年后的汽车座舱,会是什么样吗?
【资料图】
前不久,延锋发布了智能座舱概念车XiM23s。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延锋的核心业务群包括汽车内饰、座椅、智能安全、汽车电子等领域,所以这台概念车,很可能就是五年之后,你买车时看到的样子。
早晨出门,靠近车辆智能门就自动开启,因为使用了可透波的材料,藏在侧门中间的毫米波雷达可以根据障碍物控制车门开启角度。同时开启迎宾模式,下格栅LED灯依次点亮、主驾座椅移动并旋转到迎宾位,方向盘也在折叠状态,让你方便上车,仪式感拉满。
迎宾模式之后,车辆进入正常驾驶状态。然后,贯穿式8K大屏自动升起,它可以是仪表屏,可以是中控屏,可以是娱乐屏,甚至还可以是后视镜。从今年7月1日起,CMS电子外后视镜新国标将正式执行,五年后,你的汽车后视镜,何必是后视镜。
与此同时,多功能智能方向盘会自动激活点亮,智能表面支持多种交互方式,这些材料都是可以透光的,点亮是按键,关闭就是完整干净的一块面板。
看了眼时间,好像要迟到了。把手悬停在Phygital控制器上,交互感更强的Rich模式就被激活了。贯穿式8K大屏又升高了50 毫米,空调的电动出风口、温度、风量,都可以手势控制,座舱氛围灯也会根据需求调节,营造出沉浸式的赶路体验。
可是很可惜,路途太堵导致你依然没有赶上早会。那就让车辆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切换到Immersive模式,在车里就能办公,贯穿式8K大屏可同步视频会议,而且还能通过车内Pad进行PPT演示,车内车外的无缝切换,随心随地随时办公,你就是天选打工人。
当然了,这个模式下,你还可以进入娱乐场景,看电影、听音乐。或者进入休憩场景,座椅进入零重力模式,石墨烯加热或者按摩,堵车也不能堵心。
乐观一点的话,这也许就是我们五年后上班的状态。科技在发展,汽车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传统汽车时代,座舱里有很多细节,是我们不得不去适应的。但在Smart EV时代,汽车却是需要适应人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以座椅的可调维度,作为评价一张座椅舒适度的指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坐进车内,身高,体重,臀围,肩宽这些参数都是客观存在的,座位为什么不能去找到适应我们的最优状态呢?
延锋的智能座舱,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传统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只负责开关停走等简单的逻辑,而延锋的ECU升级为ZONE,是可以根据座椅上是否有人,乘客的身高体重,甚至不同的模式,进行有逻辑的调整。比如,头枕的高度,就能根据乘客的身高来自动调整。
看到这儿,也许有些人会想,汽车座舱,真的有必要这么复杂吗?这些功能,这些体验,真的会带来幸福感吗?
比如,镜面式后视镜用了这么多年,安全又便捷,为什么一定要换成电子的?自动驾驶叫嚷了这么久,真的比我自己开车更安全吗?把车变成办公室,在车里开视频会议,是对剩余价值的压榨,还是体验感的提升?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都是担忧大过期待的。就像1900已经站在楼梯上,却没有下船一样。阻止他脚步的,不是他看见的东西,而是他看不见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现状虽然并不让人满意,但至少,还能应付得来。
科技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必然会创造问题,我们肯定不能因为还没出现的问题,就停下了解决问题的脚步,闻噎废食,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未来,汽车注定会成为我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而不仅仅是移动的交通工具,延锋在这台概念车上的探索,就是我们对未来“第三空间”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