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京都市圈获批至今,已有9个都市圈相继晋升“国家级”。


【资料图】

回到2019年,彼时被称为“都市圈元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大幕。

而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将是这一时期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之一。

现阶段都市圈建设得如何,破冰了什么,未来哪里需要破题?都市圈们需要一次阶段性的小结。近日,成都都市圈公开了它的“体检报告”——

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下称《发展指数》),以成都都市圈为主要对象,选取发展领先、地位突出的9个头部都市圈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解释,之所以会引入这次评估,正值成都都市圈从“起步期”步入了“成长期”阶段——“希望对标全国乃至世界的成熟都市圈,客观、科学地评估成都都市圈的优势亮点和短板弱项,从而让四市共建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划分三级梯队

2023年5月10日下午,尹宏来到清华大学王泽生报告厅,参加《发展指数》的发布会。他说自己“特意穿上了和上次一样的西装”。以此“仪式感”,表达对时隔近三年“故地重游”的重视。

“上一次”,是2020年9月26日。

2020年年初,四川刚刚作出建设成都都市圈的决策部署,核心是推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简称:成德眉资)四座城市的同城化发展。

同年7月,成德眉资同城化办公室刚刚挂牌。9月26日,王泽生报告厅举行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0——都市圈研究专题论坛,尹宏上台,向与会人士揭开了成都都市圈年轻的面纱。

那场论坛上来了一些都市圈“同行”分享建设的经验,譬如首都都市圈、武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与它们同台竞技,成都都市圈声量小了一些。一个细节是,论坛速记员几乎没有一次打对“成德眉资”这个词组。

接下来,成都都市圈走过了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起步期”。期间,《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成都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都市圈规划。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发展成效。

人口方面进一步聚集,2022年末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为2996万人,比2019年末增长了462万人,占四川的比重也提升了5.5个百分点。经济水平也进一步提高,2022年末四市的GDP为2.6万亿元,比2019年末提升了近5千亿的水平。

走过快速发展的前三年,成都都市圈在全国都市圈中有了一些地位。《发展指数》研究成果表明,在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长株潭、重庆、西安等9个都市圈中,成都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得分为76.1,排名第五,处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研究成果显示,《发展指数》选取的九大都市圈呈现三大发展梯队。”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中心主任卢庆强具体分析了各梯队的特征。

第一梯队包括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属于全能综合型,发展阶段相对成熟、发展水平更为完善。

第二梯队包括杭州、广州、成都、南京、长株潭等5个都市圈,得分较为接近,在部分板块具有特色发展优势。成都就在此列,属于“强中心引领的发展性都市圈”。

第三梯队包括重庆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属于潜力发展型,同城化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亟需夯实发展质量。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提到,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主体形态,在19个城市群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这五个城市群形成钻石型发展格局,成渝城市群是这支第一梯队的重要支点。

其中,成都都市圈发挥着持续增强极核主干的引领带动作用,并在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经验和示范。

“体检”结果如何?

《发展指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设计了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为成都都市圈进行了全方位评估。

横向,即与另外8个都市圈对比,观察发展特色。城镇化基础、发展质量效益、同城化水平三个一级指标,成都都市圈分别排名第5、第7和第3。

纵向,即持续追踪2019到2021年的全域数据,识别发展进程。三年来,三个一级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进步,城镇化基础“稳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同城化水平“进展提速”。

城叔注意到,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监测,成都都市圈在创新方面都有提升空间。

《发展指数》中分析,中心城市成都的创新策源力“一枝独秀”,整个都市圈的创新协同也是以成都的创新资源共享和技术输出为主。

简言之,横向比,成都都市圈的创新协同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纵向比,三年来创新协同水平的“进展幅度相对较小”。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副主任王强告诉城叔,在调研中他们发现,成都和其他三市共同申报的专利数量相对总量较小。

从专利指标看来,城市间创新协同合作还属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而且,主要形式为成都总部公司和其他三市分公司的合作,或者是高校和外部城市企业之间的联合申报,缺少产业链或者是产业集群上不同公司间的联合申报,“相对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单看中心城市成都的创新能力,王强分析,现阶段成都着重于应用环节,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仅集中在部分优势领域,如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无人机产业,整体来看跟一线城市有明显差距。

当然,成都都市圈也一直在努力优化创新的局面。包括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通机制体制障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柔性招引创新人才、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形成成都都市圈科技创新的特色所在。

除了创新发展,成都都市圈还存在共享板块的薄弱问题,民生服务供给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指数》中提到,和其他都市圈相比,成都都市圈的民生支出在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功能、交通、产业、人口(人才)、公共服务、有为政府多个方面的合作对接。”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依据上海大都市圈的经验,为成都都市圈的共享与协同提出了建议。

他提到,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认为,核心功能不能全要,非核心功能也不能全不要。借鉴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经验,成都要决断城市功能的‘留、流、聚、疏’,周边城市则要思考如何围绕中心城市的功能疏解做好配套。”

从“四座城”到一个“圈”,对标成熟的都市圈,进入“成长期”的成都都市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眼下,成都都市圈向既定的目标迈进: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在都市圈同城化、城市群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成都都市圈正在贡献一方“基层实践和地方智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