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听了几节语文课。其中有一个老师上的是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学生读了几遍古诗之后,老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至于自学什么,有什么目标,老师没说)。于是,学生们翻开辅导书,边看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往课本上记。之后是交流。学生们东说一个词语的意思,西说一句作者的介绍。一阵热闹过后,老师认为大家对古诗的意思都掌握了,就开始做所谓的“拓展”,后半节课基本就是在“拓展”中度过的:欣赏荷花图,说看到的画面(其实学生只是把事先查到的资料读一读而已);写你心中的荷花美景;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前面学过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对比;交流课前搜集的写荷花的诗句;加学一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花很美。除此之外,这节课没留下什么。40分钟之后,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生在这一节语文课上,究竟学到了什么?是学到了语文知识,还是受到了人文熏陶?我看没有。没有学生的主动思考,没有学生的创造性发言;没有老师的首席引领,没有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一节缺乏“思考”的课。老师只是在走了一遍教案,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白白地跑了一趟。
也许,学生会觉得这节课上得很轻松,很愉悦,因为有资料可以读,有声色可以赏。但是,仅仅是轻松、愉悦就足够了吗?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出阶梯教师,我在想,如果此时我拉住学生问一下,“晓”是什么意思?“毕竟”是什么意思?没准儿就有人答不上来。再问深一点,为什么诗人眼中的荷花是如此“别样”而“不与四时同”呢?估计没有人能说出个究竟。因为,这节课既没有学习整首诗的意思,也没有关于诗人心情、诗歌意境的探究。有的只是老师为教而教的步步环节,至于学生能在这些环节的展开里能获得什么,恐怕老师也没多想。
我在想:语文教学的本真在哪里?在语文课上,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们什么?一节课如此,节节课如此,六年的光阴,孩子们的进步在哪里?当一节课结束,老师们要静下心来问一问:这节课,在知识技能或者人文情感上,学生们有没有得到提高?
再回到这节课——古诗教学。对于这种文体的教学,基本的要求是什么?老师们知道吗?虽然我也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我想,起码的有三点:理解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把握古诗的意境。而这三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理解意思是基础。无论你选择怎样的呈现方式,运用怎样美丽的课件,采取怎么花哨的技法,如果这三点没有达成,那么,一切归零。让学生在每节课中学有所获,比一节课上得是否精彩重要得多。因为,日常课才是我们最根基的东西。
我想,应该让老师知道,学习一首古诗,必须教的是哪些内容,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教才科学合理;孩子们应该掌握的是哪些知识。这些,才是最根基的东西,是每个教师应该掌握和必须去做的。然后,我们再去想如何上得更好,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如何既传授了知识,又熏陶了情感。
具体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觉得有两点要抓住——首先是诗歌意思的把握,包括关键字词的理解和诗歌整体意思的理解;再次是诗歌内涵的领悟,设置一个有梯度的问题,引领学生逐层体会。这里可以抓住关键句子“风光不与四时同”统领全诗的学习: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景色如此不同呢?在学生初读古诗时,引导学生懂得此时季节花红叶碧,生长旺盛,因而不同;在学生深入学习古诗后,从诗题上入手,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的转换、诗人的心情等方面,领会不同。其实,这首诗的诗题,往往被忽略,而它又偏偏暗藏玄机:晓——清晨,空气清新,一切欣欣然,风光当然不同别时;出净慈寺——走出寺院,别有一番开阔景象,当然不同;送林子方——许是与好友彻夜长谈,甚是投机,心情大好,看眼前景愈加不同。
……
很多时候,在听课结束,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每学期,老师们都会听很多课;每学期,都有这样那样的教学培训;每学期,都有教研活动。可是,一上课,我总感觉老师们还是云里雾里的,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技法都不懂。
原因何在?这恐怕不能怪老师。在师范学校里学习,学的基本是理论知识。短短的实习,能不能习得上课的基本技能?显然不能。然后是工作。在工作中,听课、教研,只是学到了零零散散的教法。说实话,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上课的基本技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课应该怎样上。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这话没错。错的是在不懂得基本教法的前提下,谈什么没有定法,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至此,我认为:我们的老师,缺少的是最基本的培训。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最基本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不再出现高耗低效甚至高耗无效的现象。
现在,教育界流传着这样的话:不做教书匠,要做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甚至是教育家。我倒觉得,能做好一个匠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很多人连匠人都没有做好,谈什么科研与学者。齐白石能成为一代大家,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好匠人。
提出这样的口号,没错。这毕竟给我们老师指明了方向,必然会激励斗志。但之前请弄清楚,中国有多少合格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