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5月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76岁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张大爷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18年前,被诊断为冠心病的他接受了冠脉搭桥手术,4根桥血管曾挽救他的生命;如今,一颗人工心脏支撑他的生命继续走下去。

截至7月15日,患者张大爷已顺利出院。主刀医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也是国内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也是国内第一例经单一肋间微创不停跳入血管降主动脉植入的患者。


【资料图】

闫炀和团队在进行手术。医院官微 图

人工心脏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耐力下降,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身体疲惫......76岁的张大爷是一位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闫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张大爷曾经接受过冠脉搭桥手术,但随着年龄增加,仍旧逐渐朝着心衰方向发展。

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后,闫炀和团队对张大爷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不乐观:心肌严重受损,同时伴有二尖瓣大量返流,这意味着患者已经是重度心衰。

更糟糕的是,此前植入的4根桥血管中,只剩两支还通着,两根远端的桥血管已经不能起任何作用。“由于他冠脉状况很差,也没有办法进行第二次搭桥手术。”闫炀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考虑移植心脏或者人工心脏了。”

新的挑战又出现了。闫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每年全国有超过7000名患者在排队等待心脏移植,但每年开展手术却不足千例,等待供心的时间充满不确定性。此外,张大爷年龄已经76岁,如果再接受一次开胸手术,不仅有可能损伤桥血管,身体状况也很难承担,风险无疑会增加。

“我知道我年龄大,手术风险高,我是个老兵,我不怕!”张大爷告诉闫炀,这让他看到了张大爷希望改善生活质量的坚定意愿。综合研判之后,闫炀决定:以微创不停跳的方式,为张大爷植入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植入没有年龄限制

闫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通常情况下,人工心脏的入血管与心尖部位连接,出血管与升主动脉相吻合。即便采用微创的方式,也需要在患者的左侧第五肋间及右侧第二肋间开两个切口。

考虑到张大爷的情况,闫炀决定再一次简化手术——通过经心尖的路径进行手术。这意味着这颗人工心脏将通过张大爷左侧胸骨第五肋间入路植入,入血管吻合于降主动脉。原本需要两个切口的手术,现在,只需要一个切口就能完成。

“虽然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下降,手术恢复速度会受影响,但人工心脏植入其实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闫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只要病人状态良好,耐受微创手术,就可以进行人工心脏植入,这为高龄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

5月26日,在多个部门的协作下,闫炀团队为张大爷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血泵正常运转,张大爷成为闫炀操刀的第5例接受人工心脏微创不停跳植入的患者,同样也是国内第一例通过微创不停跳手段,将入血管吻合于降主动脉的病人。

目前,张大爷已顺利出院。在医院就诊的一个半月,他见证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没想到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我这么精神地活着简直就是奇迹!”出院后,他无比期盼跟亲友团聚。等身体完全恢复,他希望这颗人工心能支撑他,跟家人一起出去走走。

(运营:孙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