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显示红色三角标记的就是高风险点位,需要转交当地尽快核实。”4月24日一早,省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测中心,四川省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的闪电图上,显示着过去24小时全省雷电发生情况,风险的高低用红、橙、黄三种颜色进行区分。


(相关资料图)

每年3—6月,雷电频繁“造访”我省,所到之处,降水稀少,雷击频繁。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原始林区,电闪雷鸣间容易产生雷击火,遇到高温大风天气,极易蔓延成森林草原火灾,组织扑救难度极大。

为此,我省建立起一套包括气象监测网络和雷击火监测点位在内的,覆盖全省的雷电监测网络。

支起“顺风耳”

利用气象数据建起监测网,综合判断雷电风险

监测雷电发生情况,是防控雷击火的第一步。雷电信息提供方——象辑科技项目负责人打了个比方,目前我省主要通过气象监测设备,支起一双双“顺风耳”。“顺风耳”的“听力”,取决于闪电监测仪、地面雷达和气象卫星。3月1日到4月25日,系统“听”到超过1.2万起高强度雷电事件。

“顺风耳”负责“听”,后台“大脑”负责风险判断。“闪电监测仪确定雷电的位置和强度,气象雷达判断雷击密度,气象卫星反映云层厚度,三个维度勾勒出雷电事件的风险大小。”象辑科技工程师江文介绍,后台的“大脑”既要“听”,还要“读”,结合收集到的气象数据和地表信息图谱,判断雷电的风险大小。

在四川省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内,记者点开一个橙色标记,系统显示这次雷电发生在凉山州喜德县,雷电强度为29.0。“这意味着雷电的瞬间电流可达29万安培。”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信息会通过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时传达给护林(草)员,提醒现场核实处理。

发现、判断、核查,是当前我省防范雷击火的主要方法之一。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这套流程的难点,在于精确锁定雷电的位置,判断雷击火风险。“以目前气象观测设备的能力,对雷电位置的判断还存在一定误差,判断风险等级的数据算法,还需要不断优化。”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涤非认为,闪电监测仪、地面雷达和气象卫星三者的组合并非完美,实际监测中,地形、海拔等因素也影响着监测的准确度。“因此,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监测体系,还需要综合施策,才能更加精准地防控雷击火。”

架起“千里眼”

监测范围可达上百公里,和雷击火“抢时间”

4月21日,凉山州木里重点国有林保护局的工作人员前往乍尼国有林场检查消防水池的蓄水情况。这些消防水池分布在距离水源地较远的区域,与巡护队员携带的水带结合,可将水送到周边数公里外的区域。

在被动的气象条件下,和雷击火“抢时间”,是我省正在开展的行动之一。凉山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雷击火高发期以来,凉山州已将必要的防火物资前置到“两点一哨”、林牧区巡护道路旁、工区工棚及林边村、林缘户等地方,在安全可靠、便于机动的点位存放,支撑雷击火情早期处理。

争分夺秒,更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泸山上,凉山州雷击火监测中心站也在记录周边24小时内发生的雷电次数和位置。与气象观测系统不同,中心站配备的长基线雷电电磁脉冲探测仪,好比一双“千里眼”,将监测范围从数公里延长至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雷电的行踪,还能摸清周边可能被殃及的可燃物情况。

项目技术负责人、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启明介绍,凉山州雷击火监测中心站是“千里眼”在全国林区的首次落地应用。

“技术防控雷击火,是一个世界难题,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在提高每个点位探测准确度的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从而提高准确度。”马启明说,目前已在四川建立起17个监测点位,下一步计划向川西北拓展,形成覆盖川西地区的雷击火监测网,“这套系统的建设成本也会更高,定位是与气象监测形成互补——在雷击火高发区域提高监测精度,在其他区域提高监测覆盖度。”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早期处置能力逐步提升、预防监测水平加快补齐,我省应对雷击火的底气在不断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雷击火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盯紧雷电,任重道远,还需要从人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记者 王培哲)

(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内容